眼睛散光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眼动技术简介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这里是筑视百年嘉庚,大家可以称我为“小筑”,初次见面,感谢大家的
  眼动技术就是通过对眼动轨迹的记录从中提取诸如注视点、注视时间和次数、眼跳框离、瞳孔大小等数据,从而研究个体的内在认知过程。眼动有三种基本方式:注视(fixation)、眼跳(saccades)和追随运动(pursuitmovement)。

(注视)

(追随运动)

(眼跳)


  眼动可以反映视觉信息的选择模式,对于揭示认知加工的心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眼动的时空特征是视觉信息提取过程中的生理和行为表现,它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对现代心理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眼动技术的发展历史


  眼动行为的研究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观察法、机械记录法、光学记录法以及现代眼动追踪记录法。
  观察法:早在19世纪末,一些生理和心理学者通过观察镜子中被试眼睛的成像来记录眼动轨迹。观察法方便易行,现在一些基本的眼动行为,例如注视、眼跳等都是使用观察法发现的。


  机械记录法: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眼动的机械记录法,即眼动运动由机械装置传动到记录装置上实现。但机械式眼动实验记录法十分复杂,并且需要对眼球进行麻痹,准确度和精确度都较低。


  光学记录法:20世纪中叶,在机械记录法的基础上,出现了通过光反射记录眼动轨迹的仪器。最具代表性的是Yarbus等人发明的光学眼动仪。虽然光学眼动仪是一种划时代的研究仪器,但它仍具有许多局限和缺点。


  现代眼动追踪技术:随着摄像技术、红外技术(infraredtechnique)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推动了高精度眼动仪的研发,极大地促进了眼动研究在国际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

现代眼动追踪技术介绍


  现代眼动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类:使用场景和技术原理。按照使用场景分类,眼动仪可分成屏幕式眼动仪和穿戴式眼动仪;按照原来来分类,现代眼动仪可以分为电流记录法眼动仪、电磁感应法眼动仪、图像眼动仪和瞳孔-角膜反射眼动仪。其中现代最为主流的是瞳孔-角膜反射眼动仪。

(屏幕式眼动仪)

(穿戴式眼动仪)


  瞳孔-角膜追踪技术是当前最为流行的技术,它拥有精度高、非接触、无创等优点,广泛运用在现代眼动追踪设备中。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1)使用红外线照射眼睛;(2)使用摄像机采集从角膜和视网膜上反射的红外光线;(3)由于眼球的生理结构和物理性质,在光源和头部相对位置不变的前提下,角膜反射形成的光斑不会移动而(4)视网膜上反射的光线方向标示了瞳孔的朝向(光源光线从瞳孔射入,视网膜反射光线从瞳孔射出);(5)根据角膜与瞳孔反射光线之间的角度可以计算出眼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闫国利,白学*.().眼动分析技术的基础与应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Yarbus,A.L.().EyeMovementsandVision(B.HaigbL.A.Riggs,eds.).

3.Pro君().初识眼动

眼动仪的工作原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